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迈向纵深发展的关键阶段。作为铝加工行业的领军企业,东轻深度践行2025年世界环境日“美丽中国我先行”主题,在污染防治、技术创新、管理升级等领域持续发力,探索一条工业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攻坚历史顽疾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绿色转型道路上,东轻直面历史遗留难题,通过实际治理行动,诠释生态责任担当。
在污水处理领域,2022年10月,东轻启动含油污泥专项整治行动,经过60余天连续奋战,将污水处理厂含油污泥贮存池全部含油污泥安全转运至具备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对贮存池体进行全面防渗改造和生态修复,彻底消除环境隐患。在排水系统改造方面,由于建厂时间早,东轻部分排水明渠紧邻居民区景观路。2022年,东轻投入专项资金,开展排水系统升级改造工程,对排水系统进行科学改造。同年10月,东轻顺利取得排水许可证,实现排水管理的规范化、法治化,有效保障周边水环境安全。
创新驱动发展 实现绿色转型突破
在绿色发展的时代浪潮中,东轻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破解环保难题的“金钥匙”,走出一条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的发展道路。
在危险废物管理领域,东轻开创行业先河,2022年11月,成功获批黑龙江省铝灰、除尘灰点对点豁免利用试点,成为省内首家获此资质的企业。通过与下游企业建立定向利用合作关系,将铝灰、除尘灰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化利用,每年为企业节省处置费用超1000万元。
在数字化管理方面,2023年上半年,东轻自主研发危险废物二维码管理系统,实现危险废物从产生、收集、贮存到处置的全流程信息化监管,极大提升了管理效率和精准度,该系统在中铝高端系统内得到全面推广。在环保技术研发领域,东轻持续加大投入,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2023-2024年,东轻采用低温蒸馏技术对废乳化液浓缩处理,该技术在铝加工行业尚属首次应用,处理后污泥产生量降低43.8%。2024年10月,东轻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开发的真空转鼓疏水纤维材料处理废乳化液技术成功投产,获得国家专利授权,并荣获2024年度中华环保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升级环保设施 打造绿色制造样板
东轻持续加大环保设施投入,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推动企业绿色转型。
在雨污分流改造方面,2022-2023年,东轻实施雨污管路剥离工程,新建雨水管网3.2公里,改造污水管网2.8公里,彻底解决了雨污混排的历史问题。改造后,企业污水处理效率提升30%,外排废水达标率保持100%。在废气治理方面,东轻引进先进的VOCs治理设备,采用“吸附+双层过滤”组合工艺,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进行深度处理。经第三方检测,废气排放指标优于国家标准,实现清洁生产。同时,东轻还在厂区内实施绿化工程,种植各类树木花卉5000余株,实现生产环境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成为省级绿色工厂。
精益管理护航 构建长效治理机制
东轻以精益管理理念为指导,不断完善环保管理体系,提升环境治理能力。
在制度建设方面,东轻编制《环保标准化手册》,构建起覆盖生产全流程的环保管理制度体系。手册中明确了35个危险废物暂存点位管理规范,绘制8类危险废物管理流程图,梳理161项环保设施运行参数,制定60项污染物管控要点,使环保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在监督管理方面,东轻建立“日常巡查+专项检查+第三方评估”的立体化监管体系,整改完成率100%。面对上级部门132次环保检查,始终保持零处罚记录,展现出扎实的监管成效。在项目管理方面,东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近三年来,完成近8个项目的环评及验收工作,确保项目建设与生态保护协同推进。
展望未来,东轻将继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2025年世界环境日主题精神,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建设美丽中国、守护地球家园贡献更多力量。
版权所有 5123五湖之利取四海之财 京ICP备1603448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55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62号